宋韵流源在路桥,对比清明上河图看现存的宋代建筑

说品: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奇妙地方,你可以在香港、上海、北京、深圳看到世界最前沿的建筑;你可以在全国众多地区看到清朝、民国的住宅;至于明代的大规模建筑就少有了,比如故宫;唐宋现存的建筑,更是少见且局限于寺庙。
宋代的民居——就是平民居住的建筑,更少。奇妙的是,也许因为偏远,在我国浙江台州路桥,还真把宋代建筑的风韵原汁原味的传承了下来。不信,我们可以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和路桥传统民居做对比。
路桥传统民居建筑的宋韵流源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由于中国江南民居的历史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宋代遗存十分罕见,但建筑工艺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沿袭性,特别像古代路桥这样的商贸集镇,离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较远,朝代更替和时代审美的变化,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影响相对较小,反而保留了许多宋代元素。
路桥目前留存的传统历史建筑虽然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然而在其形制、取材、营造、审美等方面,都保留了浓浓的宋韵。比如路桥非遗灰雕,就有着独特的宋韵源流。

十里长街河道两岸 金仁贵 1996年摄

从建筑形制上看,路桥传统民居建筑大多具有朴素无华的简洁风格,多为木质二三层小楼,或为多透里的四合院,或为沿街连排商铺,远不如浙江中西部的民居高大气派,木件精美,也几乎见不到雕梁画栋的繁复。
这种低矮的建筑形制,一是出于海滨小镇防台风的需要,二是宋风犹存,但是简洁却不简单,在营造细节中,处处透着优美雅致的极简风格美学。

《宋史•舆服志》记载 :“庶人屋舍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纹彩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即除宫殿寺观、衙署官邸之外,民居不得用重栱,斗栱不得向外出挑、不得用藻井,不得施彩绘。
从唐宋至清代,对百姓民居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国古人认为建筑也要符合礼制要求,划分建筑等级,规定建筑模式,所以越往上级的建筑,越是奢华、宏伟。比如斗拱,就曾专供皇家及上等官员使用;不同级别官员的府邸之斗拱体量也不同,百姓之宅则不允许有斗拱。
路桥民居基本沿袭了这种礼制规定,另一方面,这也是路桥人“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他们遵循实用节俭的准则,不张扬,不炫富,不论是普通百姓民居,还是官贾大户,均以简约为美。
所以,路桥的建筑以素雅古朴为主,不施彩绘,“不厦两头”,也少作精雕,甚至很少见到江浙流行的徽派马头墙和观音兜。

《清明上河图》沿河建筑与路桥十里长街对比

路桥是江南水乡,十里长街更是典型的河街建筑形制,有大量的亲水建筑,这传承于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理念。
宋代临河建筑采用筑石为基,再在台基上建屋的方法,这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多有描绘,十里长街的沿河建筑便一直保留了这种形制。
而长街两侧抬起的台基高度,刚好容人坐下小憩,同样是典型的宋代形制。

宋画《会昌九老图》与路桥十里长街的竹编墙对比

在路桥传统民居墙体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工艺上,最具宋韵的就是竹篾墙。
宋《营造法式》“竹作”篇中记载有描述为“隔截编道”,是一种“编竹夹泥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木骨泥墙”,其具体构造类似用竹片或芦秆编排成墙,两侧抹上黄泥,待黄泥干燥之后再刷上石灰所筑。
所用涂料越接近表面,其“骨料”越细腻,土含量越少,故宋画中一般可见墙体为柱子露明的白粉墙。
作为一种江浙传统住宅的自然材料墙体做法,虽然材料在南方地区适宜就地取材,但因雨水侵蚀等原因耐久性不足,随着时代更迭而鲜有遗存。
而路桥遗存的传统民居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墙体为编竹夹泥墙。
外面往往用路桥特产蛎灰涂抹,故清代诗人宋世荦咏路桥有“蜃炭涂墙白”之句,路桥的竹篾墙不但用于墙体,还使用在墙面装饰,体现了自然之美。

清明上河图中的悬山顶

路桥传统民居的屋顶除了采用宋代“不厦两头造”的悬山顶设计外,还保留着宋代《营造法式》“生起”形制,特别是以新桥五凤楼为代表的“透里”民居。
浙江传统匠师对“生起”的惯常叫法或写法有“起撒”“送省”等。

新桥爱吾庐(五凤楼)

对于多间连屋,一般屋顶中间略低,两侧略高,呈轻微弧形,两侧飞檐,使人在视觉上有延展性。

清明河上图中的联间房

宋《营造法式》对“生起”规定:“若十三间殿则角柱与平柱升高一尺二寸,十一间升高一尺,九间升高八寸,七间升高六寸,五间升高四寸,九间升高二寸。”在实际营造中,匠师们会根据建筑的尺度灵活掌握,做适当调整,但八九不离十,这是路桥传统民居保留浓郁宋韵的重要证据。

《清明上河图》久住王员外家后院的剖面推想图与十里长街老屋柱梁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路桥传统民居上小阁楼的建造形制,也基本保留了宋代风格,这种从屋顶开出的阁楼,精巧玲珑,从建筑美学上讲,它们使路桥民居的屋顶呈现不同变化,不至于单调。
十里长街民居中,还保留着比较典型的宋式柱梁作。这是一种整体构架,用于殿阁及厅堂以外的次要屋宇(余屋)。
《营造法式》卷五《举折》载:“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榛檐材心相去远近,分为三分(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榛檐背至脊樽背举起一分。”

十里长街露梁山墙与《清明上河图》露梁山墙对比

从《清明上河图》中的久住王员外家后院的剖面推想图理解柱梁作,下图中的十里长街老屋真实剖面向我们形象地展现出了宋式柱梁作的遗存。
此外,路桥传统民居和庙宇中,还发现了保留了梭柱这一宋风古制。这是一种两头细、中间粗的柱子,在民间称为鼓桐柱或花鼓筒。

复原后的刘家里梭柱

《营造法式》中的梭柱形制为:“凡杀梭柱之法,随柱之长分为三分;上一分又分为三分,如拱卷杀”,“其柱身下一分杀令径围与中一分同”。
《营造法式》中记录的是官式建筑做法,在民间大部分则采用柱身上下都做卷杀,使柱子呈梭子状。梭柱不仅拥有良好的造型,还具有重要的结构作用,能够有效承受屋顶的荷载,使建筑整体美观且稳定。
说品:建筑,特别是民间建筑--就平民百姓住的房子,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不象寺庙、皇宫、陵园......一样修建时本身就很牢固,又有人照看。这种民间建筑能流传下来最主要的还是实用、耐用、好建、成熟。这恰恰是宋代建筑和家居所推崇的,没有唐代豪放、也没有明清奢侈,够用美观就好。宋韵建筑,着实是平民大众的建筑。

宋代园林素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的说法,从以上诗句我们可以看出,妙智寺园林宋韵之浓郁,通过池、月、莲、竹、寺的巧妙设计,曲径通幽,处处透着淡淡的禅意和文人气,怪不得深受宋代士子文人的喜爱,成为长街上最热门的打卡点、借宿地,留下许多美妙诗句。
其实,长街的园林到了清代,仍带着浓浓的文人气息,虽跟外面的繁华热闹街市一墙之隔,但园林主人们却懂得闹中取静,营造一方自我天地。
比如杨府后花园、蔡氏是亦园、谢氏亦乐园等,都采取了自然造景,一半为园,一半为圃,表达了长街文人们回归田园的理想,这也是宋韵审美的体现,苏东坡就曾在自家花园里种菜。
本文原作者:李异。为进一步阐述作者观点和理解宋代建筑文化,说品特别增加了图片、文案和理解。转载请尊重原作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说品 » 宋韵流源在路桥,对比清明上河图看现存的宋代建筑

赞 (0)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